什么是优先发展企业?
在宏观调控政策中,价格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工具。 价格政策包括价格定位、价格管理和价格调整三部分。 价格定位就是确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 价格管理主要是建立和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确保价格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价格调整指当经济出现偏离目标状态时,通过调价格来纠正市场失灵。 在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中,最常用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各国政府都采用了多种政策措施。其中有些措施是直接对中小企业提供的,如金融支持、信用担保和补贴等;也有一些措施是针对整个经济发展提出的,如政府采购、税收优惠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我国当前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税费优惠主要包括:
(一)对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所得税收实行定期定额征收;
(二)对产品销售收入达到一定标准的个体工商户,其生产经营所需的电力、运输、邮电和给排水等业务,可按规定酌情减收或免收有关费用;
(三)对从事微利项目的个体工商户给予税收政策性照顾,即年销售额在10万元以下的个体工商户,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按规定减征个人所得税后,再免征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
(四)对经营困难,确有困难的个体纳税人,由税务机关认定后,可给予适当减免;
(五)对私营企业的所得税,按国家税务部门制定的具体办法进行征税。
所谓优先发展企业,就是在符合乡镇企业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选择一批领导班子强、技术比较先进、市场比较稳定、效益比较好的乡镇企业,重点抓好,优先发展。对优先发展企业,在资金、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以及技术改造等方面,要优先安排。在建厂用地、税收等方面,要给予优惠照顾。在资金上,要组织银行、企业、个人三方面力量,多渠道、多方面筹措。从企业的留利和折旧基金中拔出一定比例用于技术改造。从农村内部,鼓励农民群众集资兴办股份制企业;从城乡关系看,要积极吸引城市企业、公司去农村兴办联营企业,发挥城市的科技、人才和管理的优势,通过联营、协作等方式,带动乡镇企业技术改造。要鼓励科技人员和干部到乡镇企业去做技术改造工作,为优先发展企业当好 technology(技术)顾问团。
为保证乡镇企业技术改造的顺利进行,搞好优先发展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一定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有一个由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团体参加的机构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统筹安排。组织银企联办活动,把技术改造的技术、计划、资金三者衔接起来具体落实;组织技改项目同科研单位的技术成果相结合;组织城市企业、公司同乡镇企业进行挂钩联营。在技术改造的工作实践中,既注意搞好试点,总结交流先进经验,又要防止出现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或畏难退缩、无所作为的偏向,在搞好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务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