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分级基金?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的是,目前市面上的分级基金,只有30多只,并不是很多。 对投资者来说,选择分级基金其实就类似于在选择基金产品了——要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并且找到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类型。 当然,选分级基金还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市场情况、基金经理等。 但最重要的是,选择分级基金就是选择与其匹配的投资策略,而投资策略是最容易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的。 所以这里我们就把重点放在如何挑选合适的投资策略上。
1)看业绩:
2)看风险: 我们将每只基金的夏普比率(Sharp Ratio)进行排序,并绘制出表格,以便于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同是采用被动策略,但由于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风险特征,所以我们在这里将采用主动管理模型来对各个行业的性能进行排名,以更好地反应真实的风险水平。 其中,我们使用的信息包括: 中证全指成分股组成的信息,来自Wind数据库; 基金净值数据,来自晨星网和基金公司官网。
3)看规模: 对于分级基金来说,子基金规模不宜太小,应当保持一定的流动性。 4)看评级: 有相对专业的评级机构对其进行的评级结果。 目前国内的评级机构有5家,分别是中诚信、大公国际、联合资信、中国诚信和中国信用,它们会定期发布债券评级报告或基金评级报告。 虽然每家评级机构的定义有所差异,但大致的评定标准都是一致的。
第一,投资者应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场内分级基金通常将投资收益在两级基金之间进行分配,分为低风险且收益相对固定的A类份额和高风险高收益的B类份额。也就是说,场内分级基金的A类份额为低风险,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场内分级基金的B类份为高风险,适合风险偏好较高,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且需要具备相应的投资知识。因此,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基金。
第二,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基本情况。场内分级基金由母基金、A类份额以及B类份额三部分构成。因此,在参与场内分级基金的投资前,投资者应重点明确母基金、所投资类份额的投资范围。如母基金的投资范围决定其资产配置的投资方向,A类份额和B类份额的投资范围和收益分配原则,在基金招募说明书中均有明确阐述,投资者可以详细查阅。投资者也应关注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的管理风格、能力等也将对基金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第三,投资者应关注母基金的净值变化。场内分级基金的母基金通常跟踪某一指数或投资于某一固定收益品种,母基金的净值变化反映了母基金的实际投资盈亏情况,因此,在投资场内分级基金前应充分关注母基金净值变化。如投资于封闭式运作杠杆份额(B类份),应特别注意母基金净值向下跌破阈值导致基金份额折算的风险,有可能导致杠杆倍数下降、价格下跌等后果,使投资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