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拨款项属于资产吗?
预拨款是预算资金的预先拨付部分,不是结算性资金。其拨付的数额和日期取决于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由财政部门根据各级预算单位基本支出用款计划和具体支出情况,在用款计划额度内按照各部门不同特点,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或财政授权支付程序予以拨付。
预拨款项不是资产。
预拨款项是单位按财政预算要求安排的以后年度的事业开展经费,不属于当年度收支预算的范畴,不能确认为当年的事业收入,也不能将其作为当期净资产的来源,而是作为对非同级财政的预拨款,通过“预拨款项”予以反映。年末转入“结余”。
借:预拨款项
贷:银行存款
年末转账: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入
借:其他支出
贷:预拨款项
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特征包括: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资产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能力,它是资产最基本特征。具体包括:通过销售转为银行存款;通过耗用而有助于企业未来实现更多的现金流入。但是,通过向企业职工支付工资、职工福利费、缴纳税费等使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事项,不能理解为企业的资产给企业带来了经济利益。因为这是企业为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而流出的经济利益,属于企业的耗费,应作为费用确认,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2、资产应为政府会计主体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所谓控制,主要是指政府会计主体拥有对资源的权力,而不一定必须具有占有该资源的法定所有权。因此,政府会计主体虽然不拥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能够实际控制它,也应当将该资源确认为本会计主体的资产。
3、资产是由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即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所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是指预算年度以前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政府会计主体在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时,必须判断该资源是否符合资产的定义,由哪个政府会计主体拥有或者控制,资产的经济资源属性和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