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的处置包括什么?
资产处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资产进行产权转移及核销的行为。处置方式包括无偿调出、出售、出让、转让、置换、对外捐赠、报废、报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资产处置范围主要包括。
(1)闲置资产。
(2)因技术原因并经过科学论证,确需报废、淘汰的资产。
(3)已超过使用年限无法使用的资产。
(4)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资产。
(5)因行政、事业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等原因发生的产权或者使用权转移的资产。
(6)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处置的其他情形。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房屋、土地及车辆,国有的艺术品、影、磁带及其它有价证券,以及对外捐赠应当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处置其他资产应当由行政事业单位审核后报主管部门审批。行政、事业单位处置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