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机场线时速多少?
当时速到达100km/h的时候,车上的人好像都不再那么浮躁了,连手机外的目光都不在那么迷离,而是聚焦在前方那座宏伟的鸟巢上…… 作为国内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同时也是首个引入“快车”概念的线路、全国首条采用高架桥形式的地铁线路,京机场线的建造凝聚了几代地铁建设者的青春与汗水。
这条线路最早于1953年提出修建动议,但是直到1986年才开工建设,期间因为资金等多方面的因素,工程一度处于停滞状态;1992年底,随着北京市政府决定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首都机场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成立,机场线的建设得以继续推进;1994年开始进行土建施工,到1997年底,全线完成结构施工,开始敷设电缆等安装工作;2001年底,进行空载试运行,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2002年9月28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铁路线投入商业运营,全程运行时间大约需要40分钟。
如今,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民航运输业的蓬勃成长,这个数据还将会被不断刷新——根据预测,到2020年,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721万人次,届时将有效缓解北京地区航空压力,改善周边环境,为区域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完)
最高运行速度可达100km/h
北京地铁机场线是连接北京市区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于2008年2月29日开通运营。全长28.1千米,地铁机场线在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中是一条连接中心城与首都国际机场的高运量轨道交通线路,最高运行速度可以达到100千米每小时,从东直门出发19分钟便可直达首都国际机场。
机场线起自首都国际机场,途经酒仙桥北路、酒仙桥路、东四环路、三元桥、东三环路,由东直门折向工体北路,在工人体育馆设站换乘,终点至三里屯,线路全长28.1公里。全线设首都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3号航站楼、酒仙桥、望京、三元桥、工人体育馆、东直门、三里屯9座车站和田家府车辆段,并在2号航站楼和3号航站楼中间设管理及维修中心。其中三里屯、东直门、工人体育馆、三元桥4座车站位于三环路以内,其余5座车站位于三环路和五环路之间。
采用A型车4辆编组,初、近期旅行速度大于45km/h,单向高峰小时运送能力达1万人次以上。工程投资94.57亿元,计划于2007年底建成运营。机场线在东直门车站预留延伸至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平谷区的条件,同时在工人体育馆预留与规划地铁6号线换乘条件。机场线建成后将与5号线、10号线贯通运营。
东直门站是北京市轨道交通13号线、地铁2号线与机场轨道的交汇点,为3线换乘站,设计规模为3岛2侧5站合1岛式站台形式。地铁机场线起自东直门,向东在水关闸桥下与东直门内大街并行后转北,在北二环与北三环之间向北至东直门北桥下,再向东跨坝河后,向北沿酒仙桥北路东侧规划路,在东坝河南路路口设酒仙桥站,继续向北至酒仙桥路东侧规划路,在朝阳北路设望京站,再向北向折向东经东四环北路,沿东四环路北段道路北侧规划路,在红松园南街设红松园站,再向北至将台路后折向东沿朝阳路北三环东段规划路,在高家园南路路口设高家园站,沿东三环路北段规划路,跨北三环至东侧规划路,在光华路路口设光华路站(暂不开通),再向东沿东三环路规划路在东三环中路路口设三元桥站,随后向东在东三环规划路与酒仙桥路交汇处跨过东三环路,继续向东沿酒仙桥路规划路,在京包联络线后向东折向将台路,下穿将台路后向北分别设工人体育馆站、东直门北站。
从东直门北出地面后,沿东坝河北路东端规划路向北,在远期规划2号航站楼前设站(本站于2011年命名为T2航站楼站)。后继续向北折向东,在规划2号航站楼与3号航站楼间设管理及维修中心,经停后到站后继续向东在东距3号航站楼260米处设3号航站楼站。出站后继续向东,在3号航站楼东距280米处开始转向北,到规划远期4号航站楼前设终点站首都机场站(本站于2011年命名为T3航站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