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备案基金有多少?
我整理了部分私募机构的备案情况,可能不完整,仅供参考 2014年之前成立的私募基金有1560只,注册资本金是293亿元,平均一只私募基金注册资本1.28亿元; 2015年和2016年成立私募基金分别有749和509只,对应的注册资本分别是184亿元和138亿元,平均一只私募基金注册资本3.5亿和2.75亿。
从数据上看,成立5年以上的老基金只有不到一半完成了备案,而且很多基金的注册资本还是实缴资本,说明很多早期成立的私募机构实际上已经注销了。 (ps:在知乎看到很多人吐槽备案手续复杂、周期长,甚至有些基金因为一些细节问题一直无法备案成功) 除了正常合规的基金外,还有很多“影子基金”没有进行备案,这部分资金规模目前没有任何统计数字。
根据部分媒体的调查,这些未备案的影子基金主要投资于房地产、矿产等重资产领域,存在较大的风险。 我搜索了一些新闻,大部分都只有摘要,没有看到完整的报道,希望有知情的朋友在评论区补充。
在工商总局备案的企业多达250万家以上,而真正从事私募行业的在中基协取得管理人身份的只有2万多家。因为一些企业名称中带有“有限投资”“投资管理”“投资咨询”等字样,而未实际从事投资管理业务,从而被中基协拒绝入会。从2016年中基协开始严控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速度,在2016年1-9月仅通过审批450多家。
2016年2月5日,中国基金业协会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即“《公告》”),重拳出击,从取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证明等措施直指虚假登记私募机构。在《公告》中指出将加大失联失察机构公示力度。为加强风险防控,便利社会公众查询了解私募基金管理人相关情况,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协会将以每月15日、每月30日(遇节假日顺延)作为发布截至上月末相关失联和被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相关信息的固定日期,在协会官方网站“私募基金管理人分类公示”栏目中专门设置“异常机构”公示介面,集中列示未按时履行信息报送更新义务、失联、被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等信息。
截止2016年10月底,中基协已经公示失联机构432家,撤销私募基金管理人359家,这样的严格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问题和非法机构的出清,将有效提高协会机构的水准。
而在刚刚颁布即将实施的《条例》中也首次对股权备案基金进行了定义:本条例所称私募投资基金,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由基金管理人管理,为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进行投资活动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本条例所称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是指以发行证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私募基金;所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指从事非公开交易的股权、可转换为股权的债权等投资的私募基金。
虽然从数量上远远小于民间基金的数量,但是无论是从募资数量还是管理水准上,都是远高于民间基金的。根据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6月底,私募基金管理人员工总人数23.50万人,其中,已在从业人员系统注册员工人数19.97万人。自2016年10月以来,随着行业自律的不断加强,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合规意识普遍增强,行业机构正不断通过加强合规和人力资源配备来提高管理水平,2017年6月,私募基金管理人平均员工人数为9人。其中,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平均员工人数最多,为18人,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次之,为10人,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平均员工人数最少为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