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水股份为何跌停?

养伟静养伟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原因不复杂,就是财务造假,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资金转移国外。 2019年审计的时候,西水集团报出来的负债率已经高达84%了(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一般来说,我们评价一个企业的负债水平是否安全,会参考以下三个指标: 第一是资产负债率; 第二是货币资金/有息负债的余额低于150%; 第三是经营现金流/有息负债的差额小于0,一般情况下,企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这三个指标中通常有一个或者多个会出现“踩红线”的情况。

西水集团在2019年就同时踩了这三条红线,当时的审计报告就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所谓强调事项段,就是在报表附注里专门用一段话提醒投资者:公司存在重大风险! 哪些重大风险呢?主要就是大股东占用资金、对外担保以及借款逾期情况严重等等。

其实,这些问题都反映出一个问题:西水集团这个公司的治理结构出现了问题。作为上市公司,应该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团队共同组成一个高效运作的决策执行体系,来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管理。但是实际上,西水集团的内部控制人似乎更在乎的是如何掏空上市公司、转移资金,而对生产经营并不上心。

2016年至2019年间,西水集团一共发生了7次逾期贷款和借款的事件,累计金额达到了38.9亿元。而更让人惊诧的是,在这些发生逾期的款项当中,有不少都是来自于银行或者信托公司的贷款,而在这些贷款到期后,西水集团无力还款,最终只能以房产土地等资产进行折价变卖处理。

当然,这些都是表面的现象,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出在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身上了。

众所周知,A股的许多公司出现了大额亏损或者是资不抵债的情况,往往都是因为会计处理不当导致的。而这种不当往往会向大股东输送利益。让原本处于弱势的债权人遭受损失。在西水集团身上同样如此。 2015年,西水集团收购了大股东西水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2家控股子公司100%的股权,交易对价为7.1亿元。然而,就是这么一笔看似正常的收购行为,却在会计处理时出现了巨大纰漏。

2015年10月份,西水集团将这笔7.1亿的支出计入了短期投资。但在实际的业务操作中,这两家子公司并没有实际纳入到集团内部进行核算,实质上的资本投入也并未发生。到了2016年年末,由于无法取得充足的证据来证明这笔7.1亿元的支出属于非经常性损益,且又不符合债务重组的条件,西水集团只好将其调出了财务报表,计入到了营业外收支当中,导致当年直接减少了8.3亿元的利润。 而这笔钱如果按正常流程计算,本应该是属于西水集团股东的净利润。

当然,如果仅仅出现一次这样的失误,也不能够完全说明问题。可怕的是,此后两年,因为同样的原因,西水集团先后两次调增了之前的财务报表,将原本应当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共计调减了15.7亿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