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属于哪个科?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属于一种非流动性资产,包括专利权、专营权、Copyright、商标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等。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是可辨认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权利。
无形资产通常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并能为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不具有实物形态;
(3)具有可辨认性,能够脱离企业或者其他无形资产而单独存在,是能够在财务上单独核算、计量的无形资产;
(4)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5)是企业使用无形资产过程中的预期经济利益。
无形资产,一般有三种取得途径,即购入、自创、接受投资转入。不同的来源取得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是有区别的。
1、购入的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入账价值)包括购买价款、进口关税和其他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即如果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则应按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
3、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需要分为两个研究阶段——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研究是指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相关信息为启动开发活动做准备。
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研究。其成果,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研究能够成功,可以进一步进行开发活动;如研究失败,则该项目终结。由于研究阶段的成果在该阶段完成时,并不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无法计量其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可能大小。
因此,处于研究阶段的无形资产,无法确认为无形资产,企业对于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开发阶段,是相对有确定性,是实现某项新的、或在技术上具有新的改进的产品所进行的具有针对性、创造性的研究、设计,以实现新产品的技术、工艺、控制和外观等。
开发活动能够形成无形资产。即,如果开发失败,则会冲减已开始资本化的开发支出。会计上,将研究(研究阶段)费用化(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将开发(开发阶段)资本化(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作为无形资产成本),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提高企业经营业绩。